农业新闻,自7月9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对江苏镇江宋元粮仓被毁一事“拍案而起”至今,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开发商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(注:以下简称“镇江城投集团”)一直保持沉默。昨日,该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董事主动联系记者,罗列证据,欲证明该集团在这起备受各界关注的事件中并无过错。
“粮仓发现前已被局部破坏”
这名集团董事称,在这起事件中,镇江城投集团是主动邀请考古队介入的。因为根据史料记载,无论是镇江的文物部门,还是城投集团下设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心,都预测该项目地块下应埋有文物。于是,该集团主动申请文物勘探。
2009年7月22日,镇江城投集团向江苏省文物局正式递交了《关于对镇江市双井路工程项目进行考古调查、勘探工作的申请》。在附件中,他们列出了7处可能存在的地下文化遗址,以及9处需要保护的地上古建筑。一周后的2009年7月30日,江苏省文物局致函镇江市文管办,委托其对该项目用地范围进行考古调查、勘探工作。
2009年8月11日,镇江城投集团与镇江博物馆签订《考古勘察、发掘工作协议》,城投集团在考古单位进场前一次性付清了应提供的75万元考古经费。协议明确约定:乙方负责对甲方“用地范围内的古代遗迹——唐宋粮仓遗址、袁公渡、拖板桥、京口驿、唐宋城垣、明代城垣、娃娃桥等遗迹进行考古发掘。”
进入10月份,协议中预测的“拖板桥遗址”逐渐显现。该名董事称,此时,考古组认为拖板桥应是整个文物群的中心,便围绕该桥展开发掘,但直至2009年11月22日,仍无其他收获,考古组便对外公开宣布“考古挖掘工作告一段落”。“也就是说,直到11月22日,还没有任何人知道宋元粮仓的存在。”
在镇江城投集团看来,宋元粮仓遗址的被发现,纯属偶然。在11月22日考古组宣布考古工作告一段落之前,城投集团只在远离发掘中心——拖板桥的地带施工;但在11月22日以后,大规模施工机械进场了。
虽然早在之前的11月中旬时,施工队就已在平整场地时部分发现了夯土遗存,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;到了11月下旬,大型施工机械把地面挖了1.5米~2米深后,才开始发现大面积的夯土遗存,项目管理人员便联系了考古组,但当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是粮仓遗址或其他的珍稀文物。直至挖到2009年12月7日,考古人员终于确定那是宋元粮仓遗址。 |